保郭淮的援兵与粮道畅通。”

废话!

不,不是废话!

“你的意思是,故意暴露我军伏兵,引诱秦朗前去?”

“没错!

“魏军骑兵,在关中平原来去如风,我畏之如虎。

“但在狭窄的渭水河谷,骑兵只是砧板上的肉。我唯一担心的,是秦朗那家伙不敢去。”

姜维的计策,魏延秒懂。

其实,跟围歼郭淮差不多:

如果围歼郭淮,是上邽方向的廖化和张嶷,与渭水埋伏的魏容和牛金前后包抄。

若要围歼秦朗,则是渭水埋伏的魏容和牛金,与大散关的汉军前后包抄。

在魏延看来,计划本身没什么问题。

围歼秦朗的同时,还有很大的可能吸引郭淮来援。

可是,把秦朗诱到渭水河谷,很容易——只要将他包围,歼灭只是时间问题。

魏延担心的是,如果潼关方向另有骑兵杀来,就成了两路骑兵围堵汉军。

汉军如果真的被围,去不去救?

如果去救,伤亡难以估量。

如果不救,不仅自己心里过不去,也会让所有将士寒心。

魏延的嘴角不停抽动,嘴里却没发出半点声音。

知道他的担心,姜维只好暂时放弃:“如果你不放心,还是等等子口的情报吧!”

“嗯!只要确定曹叡回了洛阳,或者确定没有其它骑兵,此计才能万无一失。”

唉!

姜维又在感慨:魏延真的老了!

没了年轻时的天不怕地不怕,变得小心谨慎。

哪怕眼前就有一条大鱼,他也不敢冒险去抓。

问题是,姜维“相信曹叡已经撤兵”,只是直觉与猜测。

仅凭猜测就想说服魏延,基本不可能。

然而,要证实这个猜测,至少需要一个月。

因为:

曹叡从潼关撤往洛阳,最快也要二十天;

这一路上,并没有汉军的细作;

也就是说,要等曹叡回到洛阳,细作才会往汉中飞鸽传书;

汉中收到消息,就算信使马不停蹄,最快也要十天,才能把消息送往大散关。

真要等一个月,黄花菜都凉了

章节目录